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金秋九月,开学第一周如期而至,我们为大家送上一节特殊的“人生写作课”。

9月2日晚,抖音开学公开课,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与主播董宇辉以“生活在时间里”为题,在直播间展开对谈。此次直播由抖音大有学问特别发起。大有学问是由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发起的名人名家知识活动,曾携手莫言、蔡国强、李银河等文化学者,创作“有获得感”的直播和视频内容集。

从写作追求谈到人生困境,从《活着》到《在细雨中呼喊》,两个30岁的灵魂不断发生着思维的碰撞。文字、知识就是这样充满魅力和趣味,我们希望趁着开学季掀起一股学习知识、热爱阅读的潮流。

余华如何写爱情?人应该如何面对孤独和批评?什么是年轻人应该有的心理经历?

“开卷有益”,读一本书或许无法告诉你当下困境的解决思路,但它可能会成为值得你回味一生的经典。关于写作与人生,我们整理了对谈中董宇辉对余华提出的10个问题,希望余华的答案能对你有所启发:

谁把泪痕留在了作品上

余华:我在图书馆看书,掉眼泪时发现书上有一个泪迹,我特别想找到那人,但当时图书馆借阅卡填满了人。

董宇辉:你不知道谁把泪痕留在了作品上?

余华:对,谁把泪痕留在了作品上。读书微笑的人,他读到什么?留下泪痕的人在哪?生活中有太多想知道、无法知道,想找到、无法找到的被读者说出来了。每个人心中有一座《文城》,读者往往说得比作者好。

董宇辉:无数的读者给作品无数种生命。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怎么写爱情

余华:《第七天》中“门铃响了”前段时间很受欢迎,写爱情,我想到《茶花女》歌剧,阿尔弗莱德赢得薇奥莉塔的爱后,他幸福地唱,“他好像带走了薇奥莉塔的心和手”,感觉那一刻就是爱的情感和爱的行为的完美结合。“手”太重要了,读文学作品往往是赢得心,其实手很重要,手要把人拉走、牵走,“心”是爱的情感,“手”是爱的行为。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董宇辉:又抽象又具象。

余华:对,非常好。

怎么安排人物命运

董宇辉:看完《许三观卖血记》感受到许三观的血就是穷人的力气,在安排人物命运时,有什么让您触动吗?

余华:我想写一段生活,一个卖血人的生活。我从小在医院环境长大,家斜对面是供血室,农民老是卖血,还要给血头送东西,我记忆特别深刻。生活是持久的,鲁迅说,“攻击时弊的文字,须与时弊一起灭亡”。他的文字为什么没灭亡?是因为他攻击的时弊还没灭亡,好故事在不同时代只是改头换面,人们依然能在过去的故事找到今天的感受和境遇。

董宇辉:所以文学有提醒作用,但没有教化作用。

余华:它没有教化作用,好的文学作品会让人产生共鸣,产生“我也想过、我也有过”的想法。哪怕不能和现实的人在一起,可以和虚构的人在一起。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怎样安排作品中的元素

董宇辉:《在细雨中呼喊》被一些读者描述得光怪陆离,相遇和分离显得突然,爱和恨也显得随意。这可能是一些生活的模样,但绝非大多数,您会把很多元素刻意集合在一起吗?

余华:有时候比较集中,但刚开始写作时并不清晰,好比去到陌生地方逐步发现。写作就是发现,发现之前忽略的、没有关注的,在写作中会一点一点出来,就像人在生活中的经历,要是没有经历哪来生活?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余华的写作方法

余华:读者去读文学作品,是想看别人的生活,但最终目的是想看别人的生活如何对照自己,他想看到一面镜子,所以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把生活写出来。我年轻时《老人与海》出版轰动美国,评论家分析小说的象征,结果海明威很生气,他写了一封长信给贝瑞逊,贝瑞逊的回信影响了我一生的写作。信中说,“确实,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他们不象征任何东西,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只要把老人写成老人,把大海写成大海,他们就是无处不洋溢着象征的,但如果写成不是生活而是象征的话,他们什么都不是。

董宇辉:据说海明威到再多删一字影响表达的程度才愿意发表,极其简练,您写作时有没有类似?

余华:我也一样,语言的叙述用减法,但情节要增加。写小说要有构思,但不要完全按照构思,灵感随时会来。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如何对抗孤独

董宇辉:《在细雨中呼喊》写人的特点“孤独”,你有过什么经历?

余华: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有很多种类,一类是书中的,被排挤出去又想融入,在融入不进去的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是大多数人的孤独,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但他非常想被理解和接受,他想进入一个群体,结果即使进去了,那个群体对他还是视而不见。还有少数人的孤独,可能像俞敏洪,他确实需要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他需要孤独一些、安静一些,那是享受孤独、奢侈的孤独。

如何排解内心的愁绪

董宇辉:《在细雨中呼喊》还聊到关于年轻人在成长中的愁思,他们应该怎么排解愁绪?

余华: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另外是阅读小说。进入小说人物中的命运时会忘掉自己,甚至会把自己的命运贴到小说人物的命运,然后把小说美好的结局又贴回自己身上。当你心情低落时看一本比你更惨的书,反而心情变好。我写《在细雨中呼喊》时不做笔记,写《许三观卖血记》时突然发现,有一句话怎么忘了?后来我开始记。当时我有点悲观,叔同说他十年前就已经这样,我一下觉得解脱了,要找一个更糟糕的,这时就得到安慰和治愈了。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年轻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经历

余华:年轻人需要各种各样的经历,不仅是生活经历,还有心理经历。同样的人共同经历了事情,但心里的感受不一样。如果能理解到别人理解不到的东西时,那就是心理经历,把生活经历转化成心理经历非常重要。

董宇辉:是一种把生活经历抽象出来的能力。

余华:抽象出来之后要延伸,延伸到不同的、不相关的。任何经历不能让它孤立,它应该走在路上而不是在屋子里,它应该在路途上遇到另外不同的经历。有些是自己经历,有些是别人告诉的,还有一些是在书上看来的,最后结合成属于你的经历,装到脑子里、装到情感里、装到心里,这时人就丰富了。

如何应对人生的起落落落落

董宇辉:《活着》《许三观》有种共性,人与苦难好像和解了,他没有被打败,当然也没有战胜苦难,他不在乎了,放下了。人生就是钟摆,就是徘徊,到最后只要你还摆着,好像就赢。

余华:最早《活着》的第一个读者是张艺谋,他看完有顾虑,读者能不能接受那么悲惨的故事,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多年后,孟京辉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已经有底气了,因为《活着》广受欢迎,我说,读者和观众的心理比我们强大得多,起码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其实最弱的是我们,我们这些作者,我们这些导演。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如何面对批评

董宇辉:看完《在细雨中呼喊》可以理解世界上所有的孤独,有生来不被人理解的,有强行融入后失败而沮丧的,也有遭到周围人嘲讽的。见过各种的孤独,我们都惧怕孤独,但我们需要独处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我们是一群相同的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游离在群体之外,像软体动物一样寻求陪伴和共鸣。有那么一刻,你觉得书把你的人生写透了,有那么一两刻共鸣的时间,你觉得泪如雨下,就足够了。

董宇辉:对于作品的批评是正常的,就像对于一个人的批评。余华老师以他的作品给大家举例子,就是搁置批评,别管别听,时间会给答案的。如果你的快乐都因为别人的夸奖才能放大,你的悲伤也都因为别人的批评被放大,那你最后就活成了别人言论的傀儡。做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种描述说“不在三界之中,超脱五行之外”,不在乎,无所谓,活成这种状态,逐渐就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了。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余华与董宇辉开启了抖音开学公开课的第一课。后续我们还邀请了欧阳自远、许倬云、戴锦华、许子东等学者名人陆续开讲。

点击链接,可以查看9月抖音公开课完整课表:关于全抖音9月选修高校公开课的通知

也可在抖音搜索“开学公开课”,一键直达主会场,预约直播!

抖音公开课董宇辉对话余华:我们是同一种人,不被理解,不被接受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