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快乐与必然性

在“观察的理性”这一阶段中,理性只是在旁边观察它的对象,企图通过观察确定对象是什么。

黑格尔认为,意识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对象中把握自身。由于“理性”的基本原则是“实在即自我,自我即实在”,但在“观察的理性”阶段,这一原则尚未实现。所以,“理性”必须从“观察的理性”阶段向“实践的理性”阶段发展。

在“快乐与必然性”这一阶段中,个体意识开始觉醒了,它认识到自己的实在性,并去追求一种欲望的满足,但它追求的对象不是现成的存在,而要通过“自为”才能获得满足。

黑格尔指出,在这个阶段里,个体性通过享乐达到了现实性,即个体从自我意识的封闭性走出来,与他人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便会无限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也就意味着个体性走向普遍性。

但是,这种快乐主义并不是站在普遍性立场上去理解个体,而是投身于无生命的意识,它所得到的只是空洞的必然性。

意识在这一阶段未能实现自身,却因此得到了教训:它必须主动地掌握必然性,而不是消极地享受现成的快乐,而是要创造快乐。这样,意识进入自我实现的下一阶段——心的规律与自大狂。

在这一阶段中,自我意识要在内心中去寻找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规律。黑格尔认为“心的规律”要想把个体的享乐转化为社会福利是不可能的,因为“心的规律”只能转化为一种“疯狂自负的激情”和“维护它自己不受摧残的那种意识的愤怒”。

只有当意识发现个体性的本质是属于普遍性时,它才能发展为一个新的形态——德行。在“德行”这一阶段中,理性化身为德行意识,并主张个人为了实现普遍性而必须牺牲个体性。与此相反,世界进程主张自己的个体性,以自私自利为目的。德行与世界进程平行推进与发展,前者要扬弃个体性,后者要强调个体性,两者是矛盾的。

但德行又是个人的修身养性,如果离开了个体性,德行就失去了实在性,所以二者又是相互依赖的。德行的本质是普遍性,它的内容是善,追求的也是善;世界进行的本质是个体性,它的内容是每个人的自私自利,于是德行想在世界进程中推行善,将世界进程颠倒过来,建立一个善的世界。

但世界进程不承认善的普遍性,对于它而言,善就是可用也可弃的工具,所以德行根本无法战胜世界进程。因此,黑格尔认为,德行脱离或彻底否定个人目的与私欲,是一种抽象的、缺乏任何内容的事物。

参考文献: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1.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