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井

记忆里小时候

是巷口的老井

泡在井水里的陵园瓜

外婆的旧蒲扇

还有那热闹的蝉鸣

蓄满了的城市变迁

·

今日品读

本书选取南京城内二三十个有价值、有意义、有代表性、有故事性的井,介绍其历史沿革、形状性状、地理位置等,将井的故事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中娓娓道来。

南京的井

自从20世纪30年代

南京市自来水的逐渐推广使用

人们取水方式的改变

时至今日

南京市区保存的古井不到百口

仍在使用的更是寥寥无几

……

从年代来看

南京地区有几口相传和项羽有关的古井,如桥林胭脂井、浦口瓢儿井等,不过这些古井纪念和传说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公认南京地区最古老的井是位于六合区瓜埠太平禅寺内的太平寺井,为汉代砖井。

南京的井

吴楼双井

从井的结构上看

南京的古井由井身和井栏组成,部分有井台和井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汲水方式采用绠缶而非辘轳。井身内壁大多砖砌,少为石砌,考古发现一些六朝古井内壁为陶制。井底通常放置木板或石板或方砖或铜板,用于澄清水质。

南京的井

古四眼井

井栏大多为石质,形态也各式各样,较多的为圆鼓形、六角形、八角形,少部分为方形。另外,南京的古井眼数除了单眼外,还有双眼、三眼、四眼,便于多人同时汲水。

此外

南京还有众多

皇家级别的古井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明洪武十四年(1381)开工兴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时30余年。

在清咸丰三年(1853)清军和太平军的战争中,明孝陵地面建筑大多损毁,但建筑基址和石刻留存下来。文物部门在明孝陵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4口水井,位于文武方门内外东西两侧。

南京的井

明孝陵古井分布图

文武方门外东侧水井

位于文武方门向南100米再向东30米处。据《钟山志》和明孝陵景区介绍资料,该井深约18米,底部用青石板铺成,井壁以青砖错缝叠砌,井口部由6块扇形青石板铺成六边形井床。井上原建有井亭,已毁,遗有亭址。经考古勘探,亭平面呈六角形,每边长3.9米,残存6个砖砌柱础基座。

文武方门外西侧水井

位于文武方门向南40米再向西80米处。该井残深9.3米,底部用5块木板铺成,井壁用青砖错缝叠砌,井口直径0.68米,井底直径1.2米。

南京的井

文武方门内西侧古井平面图和细节

文武方门内东、西两侧水井

在陵门至享殿前门之间组成的

第一进院落内对称分布

两井相距约100米

东侧水井井亭、井栏均无存,已重建,附近还有一面阔五开间的建筑遗址。根据考古发掘出两块大方砖铺基址,基址上还留有火烧痕迹,推测原为专门负责烹饪祭祀物品的神厨。水井内壁为砖砌,井壁用青砖错缝叠砌。

文武方门内西侧水井保存最为完好,井栏为石质六边形,高0.6米,六角等边宽0.46米,井口呈外六角而内四方,四方等边宽0.5米。井床也为石砌,平面亦为六边形,其上原建有六角井亭,已毁,尚存石柱础若干。

明孝陵四座古井的井亭

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饰黄色琉璃瓦

在2006年7月至9月间复建

古井不言

见证了无数的世事变迁

井壁上的青色苔藓

井栏上的绳索印痕

成为城市最朴素也最鲜活的记忆

原标题:《南京的井》

阅读原文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