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孟子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两千多年后会成为全中国人争论的对象,我个人认为,是“是”还是“斯”并不是对错的问题,如果单纯的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是“是人”还是“斯人”,其实并没有必要这么纠结。

“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孟子画像

因为在古文使用习惯上,“是人”和“斯人”都是“这人”“此人”的意思,两者意思基本没有差别。“是”和“斯”都可以作为代词“这”来使用,在各种经典古籍中,这类例子有很多。例如\”才\”、\”材\”二字,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混用,但在指\”有才能的人\”这个意义上是同义字,可通用。《论语·子路》:\”赦小过,举贤才。\”《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 你看,两个不同的材(才)字,意思是一样的。

“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这是我家里《孟子》中实拍,确实是“斯”,但是我家小孩的语文课本里是“是”

但是今天我不是要讲这个对错的问题,我更看重的是这个争论背后的事情。为什么自己一定是对的,而别人一定是错的呢?为什么肯定自己的同时就要否定别人呢?难道就不能共存呢?

南京以前叫金陵,你能说南京是南京,金陵就不是南京了吗?为什么你没听说过金陵就一定要否定金陵的存在?送快递的小哥打电话给收件人,有人说帮我放门卫吧,有人说帮我放保安那里,快递小哥从来不会纠结地去核对到底是保安那里还是门卫,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意思,都可以让他顺利地完成这一单的派送。

“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一篇脍炙人口的古文出现两个版本,我们不是应该感到惊喜才对嘛?为什么会有恐慌?为什么扯到什么平行宇宙、“曼德拉效应”?人教版也许一直没变过,都是“是”,但是我们的语文课本不只有人教版,其他版本里是“斯”就不可能吗?人家人教版一直说的是他们没有用过“斯”,但是并没有说全国都没用过“斯”啊。如果现在教材统一以后都用“是”那就用“是”吧,但是你不能否认“斯”的存在,你不能说别人记错了。

“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网络截图,书上也有“是人也”

其实小到几个汉字,大到整个民族,都应该有包容心,中华民族本来就是经过数千年,由中原的汉族与周围的少数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而成的嘛。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多民族在历史上不断的大融合,很多消亡的少数民族也融入了汉族的血液里,现在的中国人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只要和合大一统的理念,服膺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国人,所以,中国能富强繁荣下去,团结二字尤为重要!

“是”和“斯”一定要分对错吗?如果今后统一也要允许并存

中华民族团结最重要

所以没必要争下去了,因为不能产生歧义,所以这个事根本就没有对错,互相都包容一下,学过“斯人也”的就用“斯”,学过“是人也”的就用“是”,只要大家能明白这个意思就好了。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