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学语文课本选编孟老夫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一句中,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引起广泛的讨论,至今热度不减。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70后,在我的记忆中(对不起,只能是记忆中,因为三四十年前的课本不是被当擦屁股纸,就是被当废纸处理了),我们学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来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印象。对此,本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关于“斯”与“是”的讨论。

目前看来,不管是拿得出证据的“是人”,还是仅凭记忆的“斯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虽如此,但我觉得有三句话不吐不快。

第一句话:仅仅单纯地争论是“斯”还是“是”,毫无意义。

孟老夫子距今已2000多年,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这篇关于“天降大任于斯(是)人”的文章,是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励志意义的。不管孟老夫子的原文是“斯人”还是“是人”,我们都不能忽视这篇文章的本来意义。

“斯”与“是”,在古代汉语中,原本意思相近甚至相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好,于“是人”也罢,说的也就一个意思。但是,当我们完全沉浸在“斯”与“是”的争论之中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忽略孟老夫子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后要表达的前提:“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而这才是孟老夫子想要表达的重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关注和牢记人生经验。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孟老夫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要想干大事业,他必然要经历心志的磨练、筋骨的淬炼、体肤的锻炼,而且还要经历思想上的锤炼。换句话说,干大事创大业的人,都是要经历从思想到身体的血与火的考验的。这些经验教训,可不是“斯”与“是”争辩清楚了就能够达到的。

所以,单纯地争论是 “斯”还是“是”,实在是毫无意义。

第二句话:“斯”“是”之争本质,是人们对于语文教材能否正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的某种焦虑的表达

关于“斯”“是”之争,我们绝不能忽略一个现实背景,那就是前段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毒教材”事件。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至今,这个“毒教材”事件的整改,都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目前看起来都是不了了之的状态。恰在此时,人教社又在关于“斯”“是”之争中,粗暴地“选边站”,简单地站在了“拿得出证据”的“是人”派这一边。不仅罔顾90%以上的70、80、90后关于“斯人”的记忆,而且还在所谓的“拿得出证据”的“是人”派不断对“斯人”派进行冷嘲热讽的攻击中,选择沉默。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不错,人教社也确实罗列出了1961以来的相关语文教材,但并没有罗列完自1961年以来所有的语文教材,显然也是很难彻底说服人的。在这样一种事实之下,人们有理由怀疑:经历“毒教材”事件的人教社,是否仍具备在语文教材方面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否能正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因此,表面上看,我们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 “斯”与“是”的争执,而本质上,这种争执的指向就是一种对人教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能力的质疑。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网友说,早知道有这个争执,当年为什么不保存一套完好的语文教材。为什么要如此说?因为潜台词就是想打人教社的脸。只是很可惜,目前为止,记忆中是“斯人”的人,还没有找到这样一套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证据来打脸人教社。

第三句话:“斯”“是”可以争,但不友好的言论不应当成为争论的内容

我昨天发了一篇关于“斯”“是”的微头条,主要是针对一位网友悬赏1000元请“斯人”派找证据的言论, 我猜这位网友应该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所以将其称呼为“小年轻”。不料惹恼了一位网友,他给我留言说:不要动不动就小年轻小年轻的,老年人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云云(大意如此,非原文)。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我说了一个“小年轻”的字眼,就能遭受如此的攻击,这远远超出了“斯”“是”之争的范畴。

当然,关于争论中不友好的言论,绝不仅仅我说一个“小年轻”就遭致攻击的言论。大概梳理了一下,在“斯”“是”争论中,不友好的言论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是“曼德拉效应”说。简单地讲就是说,我们70、80、90后关于“斯人”的记忆,是一种群体性失忆表现,属于记忆错乱,差一点没说这一群人全是精神病。甚至有很多专家、主流媒体也跟风,要求“斯人”派“错了就错了,不要死不认错。摆出一副”你记忆错乱,我已经拿出证据证明你记错了,你必须认错”的架势。这种强架势,典型的强奸大众意志的嘴脸,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让人感到非常地愤概,却又给人一种无力感。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二是对“斯人”派的冷嘲热讽。主要是“是人”派,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近一二十年间中学语文教材关于“是人”的证据,觉得真相和真理全部掌握在他们手上,就竭尽全力对“斯人”派进行冷嘲热讽。

三是人身攻击。这种言论虽少,但不容忽视。我的遭遇,算是一例。

关于“斯”与“是”,一位70后想说三句话

我认为,不论“斯人”还是“是人”,不管你手里有证据还是没证据,我们之间的争论都应该仅限于探讨交流的层面。不同时代的人,所学的语文教材肯定不同,不同时代的语文教材,编辑体例肯定不同,不同编辑体例的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参考的文献肯定不同。因此,不管是记忆中的“斯人”也好,还是手里掌握所谓证据的“是人”也好,用得着搞些不着边际的“曼德拉效应”和冷嘲热讽甚至是人身攻击吗?我们争论的目的,应该是把问题搞清楚,应该是把问题搞清楚后促进我们的教材越编越科学合理越符合大众的期待,而不是把人搞成精神病。

所以,“斯”与“是”,可以永远争论下去,但请大家尽量不要在争论中发出不友好的言论。因为这不是正常的争论,而是对和谐的破坏。

(特别申明: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