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

——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王人天

叶浅韵的作品《坡,是一个量词》获2018年度至2020年度《安徽文学》奖,这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去阅读她的作品。《坡,是一个量词》这篇文章已经超越了她以前的写作模式,进入一个大我的生命、生活、社会与个体生命、希望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小情绪、小情怀的写作,而是真正拥有了一个稳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篇文章里,她那种写作中的性别偏执区分不见了,多了许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入观察与洞见。

生活是多维度的,社会是复杂的,因为有不同个性、阶层、思想的人活在同一片天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牧牛放马,耕种劳作,皆以不同的方式努力奋斗,以不同的活法展现自我价值,由此以个体加复数的存在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广度、厚重及博大胸怀,让写作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情怀与希望携手并行。当一个人的眼睛看到更广阔的视野,那就注定他的境界要提升,思想境界产生质的升华。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这篇文章的产生,在她的写作道路中早就埋下了伏笔,只是那时候的写作还显得有些稚嫩,思考的维度也不够宽广,浅浅地挖了一个坑而已。我记得她曾有一篇写高坡顶的文章,里面就将高坡顶当作了一个分界,当作了一个量词来使用。诚然,于生活之中,希望是一个复数,但是当我们植入“量词”来界定,人就有了实施的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可行。如果生活只是一个笼统的希望,人们往往变得不知从何下手,手忙脚乱,手足无措。而一旦将生活的希望变成“量词”,分化成不同的小目标,不管是从事任何行业,都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走出”和“进入”,“高坡顶”成了精神的象征。跨越分界岭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成熟,当然也是一种相对性的过度。

《坡,是一个量词》内容丰富,有了更多的感悟,从地理空间到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且将人的个体经历体验感悟,全都包容进去。总体来说,这篇文章显得内涵丰富,语言也较精致。从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看,内容挖掘更深,展现的视野变得开阔,思想境界和胸怀亦产生了变化。由此,量变到质变的蜕变就成了她散文发展的一种必然。其实,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个蜕变的过程都是漫长又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有的几年,有的数十年,甚至有的写一辈子也无法触摸到写好文章的真谛。为此,我要说,叶浅韵是幸运的,同时也是聪明的,短短几年,便触摸到了蜕变的路径,逐渐地生枝长叶开花结果了。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坡,本来是一种地理形态,但是在叶浅韵的笔下,加入了更多的思考,坡就变得不仅仅是一种物的空间形态,而变成了一种希望一种目标、奋斗和前进的方向。由此,坡便有了量化,成了一个个要实现的目标,追求不断,美好呈现,生活的内容显得更加具体。魏家窝棚是一个地理空间,高坡顶又是一个地理空间,翻过高坡顶则是一个放射性的世界,无数的认知等待着,这一切都加入了生活的经历和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悲伤、鼓励、欢喜,所有的经历便显得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坡”成了一种人设,“不惜健康的代价去攀登一个个坡,只为换取别人口中的认可。在人设的标准中,可能是某种头衔、某种身份,或者是被更精准的量化,成为银行卡上的一个数字。许多人在当下,都在从一个场域奔赴另一个场域,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只要这些能增加走向成功的坡,它们都只是一时的运用工具。”生活里的奋争、挤压,成了一种滴血的真实,无非都是想爬向一个坡的高度。于是,这个坡便有了哲学,有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人性的温暖,仔细思考,认真编织,“坡”的含义就有了可丈量的高度,储存在每个人的个体经验中,由此而引发人们的共鸣。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坡也是一种忍耐和承受。为此,叶浅韵文中的那句话,“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交集常常是偶然的,对于一个普通的人,只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天道,生命就有了光亮的裂痕”,显得更加实在,引发人们的思考。由此可见,叶浅韵此时对人生的思考是内敛的,是一种经验式的总结,也是一种回馈。许多经验之谈来自时光的沉淀,来自生活中承受的代价,没有生活的人写不出经典之语。当然,经典之语都必须深入思考,“虚妄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就成了一种“测量的数据”,不仅“坡”如此,世间的许多东西都可以被量词定义,譬如情感,譬如生命,再或者“灵魂和身体”,都会被“索取无度”的纠缠疼痛着,是否能够走好,爬上一个坡,并好好活着,活好。爬坡是吃力的,伤体力,也伤精神,更考验耐心和决心,精神的坡翻过去就是一种愉悦、一种成功。

(已刊于《曲靖日报》8月16日。)

翻越人生的高坡顶——读评叶浅韵散文《坡,是一个量词》

王人天,原名王斌,云南宣威人,云南省第二届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云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曲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宣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边疆文学》《名家名作》《天工》《诗潮》《滇池》《民间文化论坛》《中国西部》《云南日报》《南风艺术》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万余字、摄影百余件,出版有随笔集《走进乌蒙深处》、评论集《艺道论谈》,曾获曲靖市第二、三届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首届中国原生态文化论坛”征文优秀奖,云南日报“文艺新观”征文三等奖,《中华文学》2019年度全国优秀散文奖二等奖等。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