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他名叫刘半农,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位北大教授。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对推广白话文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之际,刘半农专门创造了一个汉字,但却引来了多年的批评和责骂。

然而如今,这个字已经被广泛应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看到它。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清末民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时期,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迅速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白话文运动。尽管文言文起源于古代口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与实际口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已无法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我们的汉语自古以来就区分了\”文言文\”和\”白话\”,文言文是官方的表达形式,是官僚文人们的语言和文体形式;而白话则是普通百姓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在古代,用\”文言文\”和\”白话\”来表达是不同的。

比如,问一个人是否吃饭,白话就是:\”你吃饭了吗?\”

直接明了。

然而,文言文则更为简洁:\”饭否?\”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该运动主要反对长期以来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倡导使用白话文,抵制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在白话文的推广中,许多语言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就包括刘半农。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刘半农于1891年5月29日出生于江苏江阴,于1934年7月14日去世。他出身于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六岁时便能写对联和吟诗。

1907年,他考入常州府中学堂,成绩非常优秀。

1911年,在辛亥革命中,他前往清江参加革命军。

后来,在民国六年,即1917年,他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在推崇白话文运动中,刘半农提出了一个汉字,然而却引来了女性们长期的责难和批评,这个汉字便是我们如今熟悉的“她”。

实际上,这个“她”并非完全由刘半农创造,古代早已存在这个字,读音为\”jiě\”。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读音\”tā\”。

在近代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

几千年来,似乎没有人意识到有必要区分男性、女性和第三人称,直到白话文运动兴起,并且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渗入,这个问题才开始逐渐显现和引起关注。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在古代文学中,第三人称作宾语时使用了字面意义的\”之\”字。随着白话文的流行,\”他\”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代男性,也可泛指女性和一切物事。

在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文学作品采用了\”伊\”字来指代女性,例如早期鲁迅的作品中就有这种使用。

然而后来,在北大任教期间,刘半农率先提出使用\”她\”字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来指代女性。

刘半农的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当时,许多人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一些人认为,这一提议非常实用,可以通过文字一目了然地辨别出文中是指男性还是女性。

创新争议:他发明的汉字为女性所用,多年受到痛斥如今却风靡一时

然而,许多女权主义者开始对刘半农进行痛斥,她们认为,如果要追求男女平等,就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女性。

然而,这种争议只持续了几年时间。

很快,“她”字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赞赏,并被广泛应用。这一事件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轰动新闻。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2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