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发共鸣 年轻人愈发“醉心”传统节日

  连日来,在线上的微信朋友圈、抖音平台,在线下的商场、影院,以及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充满了与七夕主题相关的浪漫色彩。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七夕节等传统佳节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契机,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年轻人的热爱和期待,更让璀璨悠久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浪漫氛围拉满

  七夕节,少不了爱情的主题。以花为媒,表达爱意,颇受年轻情侣们欢迎,由此也掀起一波“七夕”“甜蜜经济”的小高潮。

  “仅8月20日、21日两天,线上就接了上百单,线下也有不少。今早还有很多人来店里选花,还有很多人预约了22日七夕节当天送货。”市民赵如纯在五一路上开了一家花店,连日来订单量持续增加。她笑着说:“这几年,七夕卖花的势头盖过了情人节。”

  除了送上一束花、一份礼物,很多年轻人选择了更时尚有趣的过节方式。市民王娜和男友几天前就已出发,他们要体验一场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之旅。市民赵霞特意把登记结婚的日期定在七夕当天,想要感受“人间七夕是佳期,喜见鸳鸯结荔枝”的幸福。

  这几天,各种浪漫、多彩的主题活动,也在各个社区接连登场,让居民对于传统佳节有了更多认同感。21日,和泽苑社区举办的七夕插花活动中,参与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足以说明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有着浓厚兴趣。

  更为丰富的形式,赋予了七夕节新的内涵,传统有了新表达,张扬了年轻人的个性。

  爱上传统文化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一首首韵味十足的诗词,赋予了七夕恒久的文化魅力。

  25岁的市民韩梅,感觉种种情感都可以在这些诗词歌赋中找到共鸣,从而对传统佳节背后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兴趣。七夕前,她特意去书店买来相关的书籍阅读,知道了很多七夕的历史故事。读罢,她感叹传统文化“太厚重了”。

  七夕,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专家介绍,七夕又称乞巧节,源于古代的星宿文化和民间传说,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风俗活动经历了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变化,其所拥有的文化内涵愈发深厚。不止于此,中秋、端午、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背景文化也同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有人甚至因为一个节日喜欢上了古诗词,喜欢上了书法。

  “国风”持续升温

  古人有云: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近年来,不少人留意到,在公园里、大街上,总能见到身穿中华传统服饰的青年男女,他们或拍照或行走,将古典、含蓄、灵动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处处洋溢着传统魅力和时代风采。

  36岁的陈思希是一名马面裙爱好者,在解放路上经营了一家传统服饰店。她说,以前旗袍、中式服装只有老年人才会穿,而现在到店里要求设计制作传统服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方面,这与年轻群体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服饰在款式上更新迭代,融入更多新的时代气息有关。

  这几年,在线上社交平台,非遗、国潮、国风等传统元素,越来越出“圈”,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比如京剧、昆曲等戏曲正在焕发新生,在短视频传播的助力下,有的年轻粉丝甚至从抖音直播间追到线下剧院。

  中国舞、中国民乐、非遗等“国风潮”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不难看出,当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既有热爱也有创造,在美好习俗的“变与不变”中,他们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古典韵味与时代元素巧妙融合,让传统文化更加耀眼。

太原晚报‬ 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李海燕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9月3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