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最怪诞的三件作品,如今都是国宝,能研究透的人不多(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书法史上“三大怪诞之作”之一《夏承碑》。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另外两件:《天发神谶碑》和《爨宝子碑》。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立于东吴天玺元年(276年),末帝孙皓在位期间昏庸残暴,致使臣民离心离德,为了安稳时局,他便制造天降神谶文的祥瑞。相传此碑为皇象所书,完成后一直保存在南京天禧寺,清嘉庆十年(1805年)毁于大火,而宋拓本成了目前可见最早也是最还原的遗迹,现存北京故宫。

康有为称赞此碑:“奇伟惊世,笔力伟健冠古今”;杨守敬认为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说《夏承碑》影响了清代隶书的发展,那么《天发神谶碑》塑造了清代篆书的样式。此碑以小篆笔法为主,加入古篆的方折用笔,时人评价“起笔似虎牙状”。

起笔凝绝,收笔则方切方收,竖画“钉头鼠尾”,入纸后顿笔,再以中锋下行,收笔作悬针顺势出锋或平头收笔。此碑竖画用横起法,而横画用竖起法,这是它“怪”之所在。笔画内擫、外拓处理都有。以方笔取势,整体棱角分明、顿挫有力,装饰感强烈。

学界认为,《天发神谶碑》取法于《祀三公山碑》,不论是方折用笔,还是笔画多外拓都是很好的例证。此碑最引人惊叹的地方在于直画垂笔用悬针(也称“倒薤”),如一把把利刃,冷冽森然。阮元认为《天发神谶碑》与北碑楷书相通,并影响到了唐人:“其字体乃合篆、隶而取方折之势,疑即八分书也……北碑碑额往往有酷似此者,魏、齐诸碑出于汉、魏、三国。隋唐以后,欧、褚诸体实魏、齐之苗裔,而《神谶》之体亦开其先。”清代碑学一派几乎都学过此碑笔法。

书法史上有“二爨”一说,指的是《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它们被称为“魏碑之源”“北碑开山之作”,尤以《爨宝子碑》奇特诡谲。此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现存于曲靖市第一中学“爨碑亭”内,全碑高1.9米、宽71厘米,共13行、400余字。

《爨宝子碑》

该碑字体介于隶、楷书之间,康有为称其:“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爨宝子碑》起笔逆入平出,用隶书笔法,而收笔回锋用楷法;撇捺有上挑收锋的隶书处理,也有捺脚顿笔尖出的楷法处理。独具特色的笔画,如横画首末两端上翘,呈现方势,点画则呈三角形,形成凌空而飞又重如坠石的轻重对比。

众多碑刻作品中,《爨宝子碑》动势最强,翼奋尾翘、三角点的书写方式,使得全碑怪奇洒脱。以上三碑各有各的“怪诞”之处,它们历经千年,通过了历代书家的“考核”,每一件都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大家对它们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