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文读懂什么是“标准地”?

什么是“标准地”?

“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容积率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按照“标准”实施土地储备开发,带着“标准”实施土地出让,对照“标准”实施土地监管,这就是“标准地”的本质。企业拿了“标准地”后,需同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工业用地“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企业如无法达到约定的指标值,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标准地”的产生

“标准地”起源于浙江。2017年8月14日,时任省长袁家军指出:要建立“标准地”制度,新增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必须带着能耗、环境、建设、亩产等标准进行“招拍挂”,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德清县成为浙江“标准地”先行试点地区,2017年9月29日,浙江省首块工业用地性质的“标准地”在德清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出让,并在全市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出让。2018年7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73号),德清县的改革经验被浙江以省级标准的形式全面推广。目前浙江除“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全部100%实施“标准地”出让。在借鉴浙江经验的基础上,广西、湖北、江西、山西、海南、山东、安徽、四川等省相继出台实施“标准地”改革的意见,开启了全国“标准地”时代。

“标准地”制度内容

出让前,地块需完成“标准地”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场地整平等手续。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统一组织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估、节能评估、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保护及地震安全性评估等区域评估。地方政府根据区域评估情况,依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结合项目准入要求,合理提高标准,强化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总量控制,联合提出拟出让地块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等具体标准要求。

原创|一文读懂什么是“标准地”?

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出让时,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发布“标准地”招拍挂出让公告,组织土地招拍挂。企业竞得土地后,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工业用地“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履约监管协议载明“标准地”的控制性指标要求、指标复核办法、违约责任等事项内容。企业按照约定缴纳全部土地出让金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不动产登记簿上应按照合同约定备注“标准地”字样,其权属变动须满足“标准地”项目要求。

原创|一文读懂什么是“标准地”?

“标准地”出让公告(来源: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

项目竣工后,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标准地”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办理不动产权证变更登记,并根据《工业用地“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注明达产复核的期限。项目投产后,在约定期限内,对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指标进行达产复核。通过复核的,出具达产复核验收合格意见,并办理不动产权变更登记,验收不合格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责令并督促指导其限期整改,待企业整改到位后再重新申请复核。

原创|一文读懂什么是“标准地”?

拟出让“标准地”(来源: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

“标准地”改革的意义

“标准地”制度是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实践,经过不断探索与深化,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标准地”改革从源头上消除了项目不实、不清、多变等问题,破解了因准入把关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的项目无法落实难题,淘汰了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落后产能等项目落地,选出高科技、高产出的好项目。“标准地”改革规定,项目建成投产后必须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保证了土地不被乱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仅做到“企业选地”,更要做到“地选企业”,实现精准招商,同时,政府及责任部门也能依据约定标准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管,做到有标可依。

实践表明,“标准地”制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受到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普遍欢迎。“标准地”制度在全面推进“净地”出让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了“放管服”改革需要,实现政府与市场主体从多点对接到一点对接的转变,有利于优化土地市场营商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标准地”出让要求政府内部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密切分工协作,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事项在土地出让前即作出清晰明确、市场潜在用地主体可以准确把握的要求,并在出让后实施有效的履约监管和违约惩戒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