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内,东南大学接连登上顶刊《科学》《自然》,引发国际关注!

日前,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张含悦与熊仁根教授合作在《科学》(Science)发表论文,引发关注。不足一周,捷报再传,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青年教师卢海洲与其他高校教授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通过强化学配位调控使得无铅钙钛矿LED发光效率首次突破20%,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期刊文章部分截图

近年来,铅基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质,成为光电研究领域的热点材料,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等。但是,相对毒性较低的锡基钙钛矿光电器件的性能还比较落后,如何能够稳定住二价锡,制备高效的锡基钙钛矿光电器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问题。

在卢海洲博士所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种三聚氰酸分子能够稳定锡基钙钛矿,钝化锡基钙钛矿中的缺陷。制备出的锡基钙钛矿LED表现了良好的光电性能,其最高发光效率媲美铅基钙钛矿LED。该研究为进一步发展锡基钙钛矿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策略

作为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一员,卢海洲博士扎根学院深厚的科研土壤,致力于高性能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在Nature,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一次次科研成果的突破,彰显出学院师生深稽博考、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同样也是学院强劲学科专业实力的体现。

东南大学集成电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创始于1958年半导体专业,2003年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最早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数十年来,东大不断加强相关领域学科建设,学科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首批批准建设的新型交叉学科,致力于集成微纳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今年6月,为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集中力量开展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培养更多高水平集成电路人才,东南大学正式揭牌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纵观时代发展的脉络,科研创新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集成电路学院持续加强平台建设,为学院师生科研探索提供坚实的后备保障。如今,学院拥有全国首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EDA)创新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ASIC)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感知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除此之外,学院还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共同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学院与华为、深圳国微、华大九天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十余个,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

以雄厚的学科实力和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基础,学院师生长期坚守科研一线,力争在科研中不断突破,提升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并作为第一获奖单位,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余项;在低功耗高能效芯片、智能功率驱动芯片、MEMS传感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多个芯片领域内旗帜性工作入选集成电路设计顶级会议ISSCC、器件顶级会议IEDM、微纳机电系统顶级会议IEEE-MEMS……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高质量的发展和培育集成电路领域的杰出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目标之一。东南大学正敞开怀抱,期盼着充满豪情壮志的新生们在校园里逐梦青春,成就理想!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微等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酷族派酷族派
上一篇 2023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